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的工作部署,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查、送审、答辩等时间安排如下:
一、2025年9月18日前:
1)完成“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审查”,简称“预答辩”,并录入系统。打印签字后的纸质版先自行保存。建议尽早完成预答辩。
2)核查学分完成情况,并在校内门户核查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培养计划”、“综合考试”、“开题报告”“预答辩”是否已按要求录入系统。
3)在校内门户中核对个人信息。填写或修改完善可以填写的信息,例如拼音名、出生地、家庭通讯地址、家庭邮政编码等信息,并保存提交确认。
4)在校内门户录入学位论文及科研论文相关信息:论文研究方向不超过两个,中间用英文分号分开,每个研究方向不超过8个汉字;关键词不超过5个,中间用英文分号分开,每一个关键词不超过8个汉字。
二、2025年9月30日前:(具体时间、组织形式以各中心要求为准)
1)完成对学位论文的自查,对照《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自查清单》逐项检查论文的撰写格式,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自查清单》。
2)完成对学位论文的预审:导师或中心自行组织,由至少3位专家(含导师)专门对论文格式进行审核。填写《学位论文送审前审核情况表》,导师和2位预审专家签字。
三、2025年10月9日上午11:00前 教育部平台送审:
1)在校内门户提交匿名评审格式论文电子版(PDF,匿名评阅论文封面见附件1)。
2) 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自查环节,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自查清单》。
3)填写《教育部平台送审专业信息匹配表》(附件2),电子版发送至邮箱:CLS学生发送至huili1230@pku.edu.cn,其他中心学生发送至fuxiaoyi0815@pku.edu.cn,邮件命名为:学号+姓名+送审专业匹配表。
纸质版《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自查清单》、《教育部平台送审专业信息匹配表》各一份交到院教务办公室:CLS学生交至静园一号院108,李辉老师;其他中心学生交至静园一号院110,付晓艺老师。
四、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在交叉学科分会申请学位者,至少于答辩日期提前五个工作日,由答辩秘书持答辩申请材料(A、B档)到教务办公室审批。
在其他院系所在分会申请学位者,至少于答辩日期提前8个工作日,由答辩秘书持答辩申请材料(A、B档)到教务办公室审批。
本院审批通过后,答辩秘书再将材料送至分会所在院系审批,分会审批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答辩委员会至少由5位博士生导师组成,以校内专家为主,校外专家至少2人。导师(含合作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另设答辩秘书一人,答辩秘书可以由有相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博士后或高年级(研四及以上)博士生担任,毕业生不能做秘书。
注:在其他院系所在分会申请学位的毕业生,答辩委员会组成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要满足分会所在院系要求,请提前自行咨询。
五、2025年12月3日前 提交下列材料:
1)提交整理后的研究生毕业A、B档材料。
2)在校内门户及图书馆系统提交最终版论文。
3)提交按图书馆要求格式打印装订且有导师及毕业生手签签名的纸质版博士论文两本。
六、其他事项
1)不能按以上时间节点完成毕业流程者,将不能在2026年01月审核学位,请办理延期毕业手续。请于10月10日前将纸质版延期申请材料交到院教务办公室:CLS学生交至静园一号院108,李辉老师;其他中心学生交至静园一号院110,付晓艺老师。
特别提醒:办理延期毕业的必要条件是完成培养环节,即完成学分、“培养计划”、“综合考试”和“选题报告”,否则研究生院将不予批准延期申请。
办理延期毕业的流程为:校内个人门户-研究生院业务-培养办学籍-“填写学籍异动申请”-选择“延长学习年限”-填写相关信息后提交申请-打印审批表-申请人签字及导师签署意见-交到院教务办公室。
2)如有新的变化会及时通知。
前沿叉学科研究院教务办公室
2025年9月12日